▌生物技术行业人才专业背景:医药及生物相关专业最多,专业性较强
生物技术行业人才背景多与医学、生物、制药相关。排名前三的专业是药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这表明该行业高度专业化:生物技术依赖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如基因编辑、蛋白质工程),药学与生物技术专业直接对应药物研发、疫苗开发等核心领域,生物工程则聚焦技术转化(如发酵工程、生物制造)。三大专业均强调实验室技能与理论深度,表明行业仍以研发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而非单纯的生产或市场推广。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数据统计时间:近一年,即2024年3月-2025年2月。)
▌生物技术行业人才城市群与城市分布:长三角人才最为集中
在全国四大城市群中,长三角生物技术人才占比位居首位,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排名第二、第三。从城市分布来看,上海、北京位居前二,广州、苏州、深圳、南京、杭州位居第三至第七。中国生物技术人才高度集中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三大城市群,长三角(上海、苏州等)凭借全产业链布局、跨省协同机制和“高校+资本”双轮驱动成为核心引擎;京津冀(北京为核心)依托顶尖科研机构与政策红利主导基础研究,但产业化外溢特征明显;粤港澳(深圳、广州)则以市场化应用和跨境联动见长,推动技术快速商业化。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数据统计时间:近一年,即2024年3月-2025年2月。)
▌生物技术行业人才紧缺指数最高的职能TOP10:外贸经理、健康顾问最紧缺
在生物技术人才最紧缺的TOP10职能中,紧缺指数最高的是三大职能是外贸经理/主管、健康顾问、销售工程师。这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行业三大趋势:全球化突围(外贸经理/主管、海外销售紧缺)、技术商业化升级(销售工程师、健康顾问需求激增)和数字化融合(算法、生物信息工程师缺口凸显)——这些岗位的稀缺既是企业争夺国际市场和破解“技术难落地”的写照,也暴露了传统教育体系难以培养“既懂基因测序又会谈国际贸易”“既能写代码又能设计实验”的跨界人才的困境,倒逼行业从单一技术竞争转向“科研-市场-数据”全链条生态构建,打破学科边界,锻造复合型人才队伍。
注:人才紧缺指数(TSI)全称为Talent Shortage Index ,意为人才紧缺指数,该指数计算主要考虑招聘方发布职位、云电话与求职方活跃、应聘等因素建立模型计算得出。若TSI > 1,表示人才供不应求;TSI=1,表示人才供求平衡;TSI < 1,表示人才供大于求。如果TSI 呈上升趋势,表示人才越来越抢手,找工作相对容易;如果TSI 呈下降趋势,表示职位越来越抢手,找工作相对难。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数据统计时间:2024年1月-12月)
▌投递一线城市生物技术行业的求职者来源城市TOP20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数据统计时间:2024年1月-12月)
02 生物技术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生物技术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本科学历是主流,3-5年经验的人才需求最多
生物技术行业新发职位对人才的学历要求方面,本科学历为主流,占比超50%,硕博学历占比为17.97%;对工作年限的要求3-5年最多,其次是1-3年,两者占据均近30%。生物技术行业当前以应用型岗位为主流(本科占比超50%),且偏好具备1-5年经验的中短期从业者,反映出行业正处于技术转化与商业化加速阶段,企业更注重成本控制和即战力;研发岗位需求有限(硕博占比不足20%)则暗示高端创新仍集中于头部机构,多数企业聚焦生产与市场落地。这一趋势要求从业者结合职业目标选择学历路径(研发需深造,应用重经验),并通过技能适配与跨领域学习应对未来技术迭代与竞争加剧的挑战。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数据统计时间:近一年,即2024年3月-2025年2月。)
▌生物技术职位特点:10万-20万年薪的职位最多,中小型企业需求最旺盛
生物技术行业新发职位年薪段分布主要集中在10万-20万,占比46.20%;其次是20万-30万,占比23.19%;30万以上占比13.74%。从发布职位的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型企业占比最高,500人以下的企业占比66.08%。其中100-499人的企业占比最高,超43%。
生物技术行业作为高速成长的战略性领域,新发职位年薪主力段(10万-20万占比46.20%)在国内新兴行业中已具备较强竞争力,且中小企业(500人以下占66.08%)正成为行业创新与商业化落地的核心驱动力,释放大量技术、生产及市场类岗位需求。薪资梯度分布(30万以上占13.74%)既体现成长期企业对中坚人才的成本效率考量,也反映头部企业与高门槛岗位对尖端人才的持续争夺。整体而言,行业薪资水平与快速扩张的中小企业用人需求相匹配,为从业者提供了兼具成长性与职业机遇的优质赛道。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数据统计时间:近一年,即2024年3月-2025年2月。)
▌生物技术行业热招职能TOP15:生物制药/工程需求最旺盛
从近一年生物技术行业的热招职能TOP15来看,生物制药/工程需求最为旺盛,其次是医药代表和销售经理主管。值得注意的是,试剂/IVD研发、生物信息工程师需求位居TOP15之列。从TOP15的招聘平均年薪来看,医药研发管理最高,为35.96万,其次是产品经理(24.62万)。
随着全球对创新药、基因治疗等领域的持续投入,国内企业正加速突破核心工艺技术瓶颈,同时伴随精准医疗发展,肿瘤早筛、POCT(即时检验)等细分赛道成为新增长点。而新技术应用推动交叉学科人才需求激增。生物技术行业正加速从仿制向原始创新转型,研发与商业化双轮驱动下,具备交叉学科能力和全价值链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竞争核心,推动行业进入技术红利与市场溢价叠加的新周期。
生物技术行业整体新发职位招聘平均年薪:18.94万元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数据统计时间:近一年,即2024年3月-2025年2月。)
▌生物技术行业新发职位城市分布TOP20:北上深人才需求最旺盛
生物技术的新发职位分布最多的是城市群是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位居第二、第三。在城市分布方面,上海、北京、深圳位居前三,杭州、广州、苏州、南京、武汉位居第四至第八。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已形成"一核多极"格局——长三角依托成熟产业链(上海研发+苏州制造+杭州数字医疗)占据绝对优势,京津冀(北京政策科研+天津转化)和大湾区(深圳资本+广州临床)侧重差异化分工,而武汉、成都等中西部枢纽依托高校资源加速崛起,折射出行业正从单一集聚向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升级,同时政策引导的产业园区集群效应与市场化资本流动共同塑造人才虹吸新地图。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数据统计时间:近一年,即2024年3月-2025年2月。)